近日,中國能建城市發展公司在北京、雄安等地開發的重點項目迎來新的節點。這些項目搭載“硬核科技”,讓建筑節能減碳,讓城市數智融合,為建設宜居、韌性、智慧城市提供了實踐案例。
推進建筑與能源融合 帶領行業轉型發展
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東四環內的中國能建大廈二期項目,當前已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。項目占地1.25萬平方米,總建筑面積6.5萬平方米,包括辦公和住宅兩種業態。
如何更好滿足未來綠色辦公、低碳生活需求?中國能建城市發展公司依靠科技創新,走出了一條建筑與能源融合的“致勝之路”。
該項目積極推進建筑與能源融合,采取六大技術體系,采用包括高性能幕墻、地源熱泵系統、光伏發電系統、能源管理平臺等在內的“黑科技”,通過建筑負荷和建筑用能雙調節,實現建筑能耗和建筑碳排放雙控制。以光伏發電系統應用為例,該項目將落地應用中國能建自主研發的“光伏錦石”新材料,“光伏錦石”自身重量以及光遮損耗比普通型材大為降低,可滿足2萬多平方米辦公區域日常照明用電需求。項目運行階段,依靠預設反饋控制、低碳辦公引導,實現能源智能運維管理,進一步推進節能減碳。
中國能建大廈二期項目綜合減碳率、建筑碳排放強度均達到國家標準《零碳建筑技術標準》中的近零碳建筑等級要求,建成后預計每年將減少724噸二氧化碳排放,綜合減碳率達到57.43%。項目已于2023年11月獲取“十四五”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—科技示范工程標識,成為國內*近零碳建筑示范項目。與此同時,項目以北京市智慧工地三星(AAA)級標準策劃實施,樹立了北京大型近零碳辦公建筑的標桿,也是北京市批量商品房項目中裝配率非常高的項目之一。
積極推動建筑與能源融合,推廣綠色低碳和智能建造,節能減碳越來越成為城市發展的新潮流,也將成為城市發展活力的計量器。
創新城市“七網融合” 推動未來城市系統落地運行
位于雄安新區的雄安站樞紐片區的能建·新能源生態城項目展示區于近日建成。展示區采用了“被動式優先+主動式優化+可再生能源替代+場景化示范+碳抵消”的零碳技術體系,實現年綜合減碳率100%,達到零碳建筑等級要求,被列為2023年度雄安新區*“綠色建筑+”示范項目。展示區作為整個園區的“智慧中樞”,設置了智慧運維平臺,實現物聯網能源數據集成 交互,后期將作為新城的一站式運營服務中心。
從近零碳到零碳,展示區依靠科技力量實現升級跨越,也透視著“未來之城”的未來實景。能建·新能源生態城項目總占地約440畝,總建筑面積約84萬平方米,搭建綠色低碳能源網、智慧數字網“雙網”基礎底座,著力打造成為“雙碳”技術解決方案示范園、新能源產業創新研發標桿基地,建成后每年可實現園區降碳約1萬噸。項目按照“產城融合、站城一體、綠色低碳、示范帶領”的規劃理念,孵化了城市“七網融合”新場景。圍繞能源網、數字網、水利網、生態網、交通網、產業網、文化網,加快突破光儲直柔、智慧交通、數字孿生、零碳建筑等關鍵技術,建立一體化規劃設計、協同建設施工、統籌運營的工作體系,一體集成創新、數智、綠色和人文等特征,將帶來城市建設與發展的模式升級,讓城市更智慧、更高/效、更綠色、更安/全,推動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。
該項目作為中國能建重點“產城一體化”項目,包含能源產業鏈展示核心、新能源產業組團以及高質量宜居社區三大部分,將加速推進雄安城市規劃落地,有力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、人口集聚,為雄安新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重要支撐。
加快綠色低碳發展 構建“能建樣板”
《“十四五”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》提出,要轉變城市發展方式,建設宜居、創新、智慧、綠色、人文、韌性城市。中國能建城市發展公司致力于服務新型城鎮化、鄉村振興等重大國家戰略,把握未來城市發展趨向,結合未來能源、未來信息、未來制造等未來產業發展布局,積極推進建筑和能源融合,大力推動城市“七網融合”,為城市發展擦亮“綠色”底色、植入智慧“芯片”。該公司圍繞“綠色+”“能源+”“數智+”模式創新,扎實推進科技創新、融合發展,打造高品質的綠色低碳、智慧融合特色產品,促進綠色低碳轉型和城鄉居住環境提升。北京、雄安等地城市綜合項目的融合創新成果,既是在建筑領域碳中和路徑上的探索與實踐,也是對“未來城市系統”的前瞻與開拓,立足“全城市”領域,為社會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提供案例樣板。
免責聲明:文章來源于網絡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